实用资讯

乳糖不耐与牛奶蛋白过敏

乳糖不耐与牛奶蛋白过敏

 

乳糖不耐症是宝宝常见敏感之一,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乳糖不耐症?

乳糖不耐症(Lactose Intolerance)是因为 小肠缺乏乳糖酶,导致无法完全消化奶类中的「乳糖」而出现肠胃不适。

宝宝可能出现的症状:

  •  腹胀、胀气 • 放屁多、有酸臭味
  • 腹泻(水便或泡泡便)
  • 哭闹、肠胃不适
  • 有时会红屁屁

怎么分辨是不是乳糖不耐?乳糖不耐和牛奶蛋白过敏有点类似,但:

  •  乳糖不耐:以肠胃不适、拉肚子为主
  • 牛奶蛋白过敏:可能出现黏液便、血丝便、皮肤疹子、哭闹不安等

处理方式:

  • 哺乳宝宝:妈咪无需停乳,乳糖含量通常不会造成问题
  • 配方奶宝宝:可试用低乳糖奶粉或无乳糖奶粉(需医生建议) • 补充益生菌有时能帮助改善肠道状况

初生宝宝另外一个过敏问题就是牛奶蛋白过敏(Cow’s Milk Protein Allergy,简称 CMPA),今天和大家看清怎样分辨和观察!

观察便便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常见的便便特征:

  1. 黏液状便便
    像鼻涕一样拉丝
     可能是肠道发炎造成黏液分泌增加。
  2. 带血丝或血点
    肠道受刺激或小肠发炎
    可能导致微量出血
  3. 次数异常多(或水便)
    可能一天大便超过4~6次
    呈现水状、泡沫状,带有酸臭味。
  4. 颜色异常 • 浅绿色、暗绿色
    有时混着黏液或血丝。

其他常见伴随症状:

  •  喷射性吐奶 / 吐奶频繁
  •  腹胀 / 肚子咕噜叫
  •  夜间频繁哭闹、难以安抚
  •  生长迟缓(严重者)

处理方式:

  1. 医生诊断为主:建议带便样本给小儿科医生检查。
  2. 更换配方
    换成部分水解(PHF)或深度水解配方(eHF)
    重度过敏者则考虑胺基酸奶粉(AAF)。
  3. 哺乳妈妈忌口:
    若是母乳宝宝,妈妈可能需要暂时全忌乳制品(牛奶、起司、奶油等)。

小提醒:

  • 乳糖不耐」与「牛奶蛋白过敏」不同,前者不会导致便便中有血。
  •  牛奶蛋白过敏有机会在1~3岁之间自然缓解,但需要医生追踪与营养评估。